【張亮-Leo♂的回答(15票)】:
詞人?林夕。林夕好作品太多了。《富士山下》《左右手》《單行道》,好吧,我就是喜歡這個傢伙,太有才了。
【經雷的回答(7票)】:
李叔同啊,秒殺方文山。
【佟人冬的回答(4票)】:
許巍 《藍蓮花》 《時光》 《旅行》 《曾經的你》
喜歡歌詞的理由中一定是觸動了你,一定是有感。所以,就有了以上的答案。
【張雨茹的回答(4票)】:
為什麼都落了五月天的阿信
突然好...
如何評價鄧紫棋演唱的《後會無期》同名主題曲?
【鄧世擇的回答(107票)】:
謝邀
大腕跨界,在創作上簡化技術難度,多拿意境去生切,是比較穩妥的做法。起碼在這首歌上,韓寒執行得是比較穩妥的:名曲翻唱,曲風力求清淡簡潔,歌詞在平白中營造意象。
鄧紫棋的演繹,情感表達和技法運用上相對克制,總體我覺得是合格的。美中不足的是滑音顯得稍多,微微削減了沉重與惆悵感。鄧的漏風咬字挺明顯,但對氛圍的影響不大,還算可以接受。
音樂上有些...
頂級的小提琴好在哪裡?
【團鼠的回答(385票)】:
論文寫不下去了滾來答題換心情。
一把頂級的小提琴,必定是在材料,製作工藝,音色,琴型,保養情況等方面都達到了相當卓越的水平,才能稱之為頂級。而最重要的音色,基本取決於木質和製作工藝。
特別聲明:答案裡的頂級小提琴並不是專指意大利古董琴,而是包括了所有滿足上述條件的琴。近現代制琴師所製造的品質卓越的琴,當然屬於頂級範疇。
我就知道一定有人會拿
【論文故事】雙...
你對 NANA 這部電影有何看法?它在搖滾電影中地位如何?
【鄭惠文的回答(5票)】:
當然,和漫畫、動畫比起來差太遠了;而且跟搖滾沒有半毛錢關係叭,搖滾電影要血性更多(我感覺),而NANA就是披著搖滾的純愛電影而已╮(╯▽╰)╭
我是2007年看的,上個月回顧過一遍,我喜歡NANA非常非常。
演員實在是太雷了!?跟漫畫比差遠了,男性們都長得很幻滅!
?中島美嘉很型,但是眉毛也太淡了叭,而且頭髮油油的。
蓮的造型整體失敗,太惡了!(裡面其他幾個男的也讓人懶得吐...
中文的音節模式,是不是音樂創作的硬傷?
【張牧雲的回答(15票)】:
前註:由於我想到什麼說什麼,可能內容在原有格式上有多次添加。希望能夠更完整地解釋這個問題。歡迎大家討論。
個人認為從語言規律上,中文確實在音樂上有所限制,這個限制是發音所帶來的歌詞敘事性弱。
解釋一下我理解的敘事性,我理解的敘事性就通過歌曲歌詞表現出一個完整的故事。舉例來說傳統的樂府詩歌都有很強的敘事性。例如這首:
崔顥《長干行》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320 Kbps 的 MP3 和 iTunes Plus AAC 相比哪個音質更好?
【Aztek的回答(25票)】:
從普遍的測試頻譜表明,256K AAC比320K MP3更加優秀,而且文件體積更小。另外從無損格式轉化出來的256K AAC跟iTunes正版的AAC頻譜基本一致。
以下補充關於AAC的介紹: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中文稱為「高級音頻編碼」,出現於1997年,最初是基於MPEG-2的音頻編碼技術,目的是取代MP3格式。2000年,MPEG-4標準出台,AAC重新集成了其特性,加入了SBR技術和PS技術,為區別於...
音樂劇製片人在商業鏈條中的作用是什麼?
【楊嘉敏的回答(18票)】:
之前在百老匯聽到過一個說法,What does a producer do? Find the show, fund it, fill the theater.雖簡單粗暴,但我覺得基本可以解答製作人的作用了,翻譯過來就是找劇,找錢,找觀眾。
找劇,基本可以分為定劇目和製作兩塊。
像七幕人生現在走的版權引進本地化製作的模式,定劇目也就是選劇目,選什麼劇目最核心的是看是否能夠實現商業和內容質量的平衡。基本的原則首先是好劇...
現在回想起來,你聽過最詭異的兒歌是什麼?
【何足道的回答(30票)】: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
跑得快 跑得快
一隻沒有耳朵 一隻沒有尾巴(也有唱 一隻沒有眼睛)
真奇怪 真奇怪
【陳晨的回答(17票)】:
妹妹背著洋娃娃 走到花園去看櫻花 娃娃哭了叫媽媽 樹上的小鳥在笑哈哈 娃娃啊娃娃為什麼哭呢 是不是想起了媽媽的話 娃娃啊娃娃不要再哭啦 有什麼心事就對我說吧 從前我也有個家 還有親愛的爸爸媽媽 有天爸爸喝醉了 揀起了斧頭走向媽媽 爸爸啊爸爸砍了很多...
胎教音樂真的有用嗎?
【warfalcon的回答(23票)】:
沒有幫助,到目前為止沒有沒有任何正規的科學能證明胎教真的有效,可以算是偽科學。
放音樂時這種音樂通過母體的傳遞,被胎兒的聽覺神經感受到時已不再是原有意義上的和諧的旋律與節奏,而只是一個單純的物理聲波,是有害的噪聲。給胎兒聽音樂,得到的結果是胎兒的聽力閾值下降了,胎教專家因此判斷這種方法是科學的、可行的,它產生了良性效果。然而國際生理學界的共同評判是...
到日本或歐美發展並小有成績的華人藝人有哪些?有哪些影響到當地大眾的作品?
請別改問題。
【李淼的回答(9票)】:
音樂方面:
阿蘭 07年日本出道,赤壁主題曲演唱者。
女子十二樂坊 03年在日本成名,首張專輯在日本大賣160w張。
鄧麗君 73年開始登陸日本,紅白三次出場。
歐陽菲菲 71年日本出道,當年銷量冠軍。首位華人紅白出賽歌手。
陳美齡 72年作為偶像歌手在日本成名,後在斯坦福取得教育學博士學位,轉型成為社會活動家。
翁倩玉 自幼移居日本,影視歌三棲。
王菲 1999年起在日...